子谦国际
以下文章来源于NET2019 ,作者专栏主持人:秦仪
我们在创业教育取得了巨大进展。我是在产业界渡过了一段成功的职业生涯后,于1991年进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当时创业教育面临的挑战基本上是开放的和原始的。人们经常会问:创业可以教吗?创业属于大学吗?
多亏了本年鉴的作者们以及他们的前辈,这些问题基本得以解决。现在创业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广泛适用性的生存技能。除了那些选择以创业为职业的人之外,它对其他人也很重要,就像数学一样,它不仅与那些选择成为数学家的人相关,而且也不仅仅局限于那些选择成为数学家的人。
现在的问题是:什么是创业教育的最佳实践?如何更好地利用创业教育,调动资源和人才,为学生和他们创造价利益相关者,我们的社区和整个社会?
回顾25年我的创业教育经历,我相信我们在开发课程和教学方法等方面显然取得了巨大进展,在帮助学生创立企业和职业生涯发展上贡献良多。在此,我将重点讨论我们在扩大创业教育影响时面临的三大挑战:第一,创业教育对企业创新战略的重要性;第二,创业教育对大学教育的重要性;第三,创业教育对创新社会、经济,以及创立创新集群的重要性。
历史视角
1.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一开始,创业教育只隶属于商学院。当我们提到创业教育,联想到的是“小企业”,也就是俗称的“中小企业”。那时创业学通常是一门独立的跨学科的核心课程,学生主要学习如何制定商业计划,综合应用在营销、金融和管理课程中学到的技能。案例教学是当时的教学创新手段,而体验性学习仅限于为小公司提供的实习或某些学生项目中。
2.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初创企业越来越多。特别是互联网的到来,学生自主创业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多。商业计划竞赛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我们在伯克利举办创业大赛时,它被视为一项教学创新,尽管我们是学习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所开创的“Moot Corp”(创业计划大赛的名称)。那时教授创业课程的方法仍然还是案例研究和商业计划。当时普遍的观念认为科技初创公司只是大企业的缩小版。由于它们具有爆炸性增长的潜力,这是令人兴奋的机会——我们专注于讲授如何制定快速增长的商业计划以及相应的管理措施。我们还没有认识到将“创业学”从“中小企业管理”中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分析和教学。后来创业才被认为是一种临时性组织,需要通过试验来发现和验证商业模式,待商业模式被验证,并获得较大的确定性后,再通过注入强大的资本来规模化。对创业的这种认知只有等待下一个颠覆性的时机才实现。
3.21世纪初
2000年3月10纳斯达克指数达到了创纪录的5048点。而到了2002年10月9日纳斯达克指数则跌倒了1114点,直到2008年11月,也就是泡沫破裂整整九年之后,纳斯达克指数才开始了一轮令人难以置信的复苏。随着互联网泡沫的破裂,一些人质疑创业革命的价值和持久性。硅谷一家领先的风险投资企业发布了一份关于互联网企业的头条,主图是一块刻有“安息吧!”的墓碑互联网泡沫的间隙,以及随后技术创业机会的重生,不仅诞生了谷歌和许多其他企业,而且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即使用较少资本和更多试验来发现机会。后泡沫时期的资本紧缩,造就了“精益创业“或”精益启动“的管理实践。
4.2010以来
过去十年里,精益创业的方法得到了很好的理解和广泛的推广。我们创造了新的工具,”商业模式画布、客户探索和最小可行产品“的三位一体组合已经变得无处不在。我们发展了一种新的教学法。我们不再讲授初创企业是大企业的缩小版;相反,我们现在教的是,初创公司是一个临时组织,其目的是发现一种可行的、可扩展的商业模式。我们讲授的基于证据的创业学。商业计划——虽然仍然是一种有价值的管理工具——被理解为一种执行工具,一种一旦初创企业准备好扩大规模就可以使用的工具。最重要的案例研究不再是关于别人的生意,而是学生自己的创业。教授不再是所有智慧的源泉,而是一名引导者,为学生的研究和实验创造丰富的环境。
下一个十年最大的挑战是什么?
1.创业教育对公司创业和创新的影响
过去创业教育更多面向的是初创企业,而现在要将创业模型应用到大企业,促进公司创业和创新。历史是我们的向导。现代企业是二十世纪中叶的创新引擎。企业的研发实验室做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它自己是一个垂直整合的技术商业化的机器。但这种模式现在已不复存在。来自于金融市场的压力迫使高层管理人员专注于执行,研究部门被剥离或移交给产品开发。真正的研究被交给了大学,而创造新市场和颠覆性创新则被外包给了初创公司。
对某些人来说,开放式创新仅仅意味着寻找和收购有前途的初创企业。未来十年,创业教育的领导者们面临的挑战将是帮助那些高进取心的大型企业超越这种“开放式创新”,成为真正的双元组织: 能同时执行和试验的组织。这种演变已经开始了。许多大公司都在尝试以不同的方式学习创业型的商业模式试验。我们的工作是帮助他们,研究他们的行为并综合最佳实践,这样就可以把他们的经验带回课堂。这种教学一开始可能不是传统的大学教育——一开始它可能更适合高管教育。但这些都是我们未来要进行的教育实验。
2.创业教育在整所大学中的角色
创业教育早已不再是商学院的专属领域。它与工程和科学教育的关联从未如此清晰。许多工程教育项目已经融入了创业课程,建立了自己的专业教师队伍和课程。此外,美国联邦政府正在启动一项雄心勃勃的项目,即美国科学基金会的I-Corps,我有幸担任该项目的国家教务主任。它将“精益启动”(Lean LaunchPad)——为期10周的紧张创业体验课程——嵌入到技术商业化的融资过程中。该项目自成立以来,仅4年时间就已经培训了1500多名美国科学基金会资助的科学家,目前已拓展到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能源部(Department of Energy)和其他联邦机构的技术商业化项目中。除了这些直接的影响,它还产生了根本性的连锁反应,影响了全国各地大学的创业教育。
创业教育超越了商业、工程和科学等基础学科,渗透到了新闻、医学和法律等艺术和文化类专业。十多年前,北卡罗莱纳州的维克森林大学开设了第一门专注于艺术的创业课程,当时被认为是意想不到的。现在创业教育不仅进入了新的领域,而且越来越多的领域也在影响着创业研究的发展,比如“设计思维”。
3.大学在创造创新集群中的作用
正如创业已经在校园立足一样,大学在创立创新社区方面的关键贡献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长期以来,大学一直被认为是知识和技术的提供者。而现在一条新的社会贡献路径正在形成,即通过新创企业实现技术的商业化。随着这种影响在规模和范围上逐渐扩大,大学在促进和促成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也加深了。大学的贡献不再是学术上的,而且还是有效公共政策的一部分。
5年前,十几位学者聚集在一起,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创建创新社会中,大学将扮演什么角色?”我很高兴这个小组选择将他们的分析建立在我创建的框架上,这个框架扩展了哈佛大学的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斯坦福大学的亨利·埃茨科维茨(Henry Etzkowitz)和他们之前的其他学者的工作。创新集群框架,超越了传统集群的范围,即只关注产业积聚、风险资本等要素,将注意力等同地或更大的转移到“行为”的软因素,如人、资金和技术的流动性,承担风险的倾向、将失败视为学习过程的接受度,以及建立利益一致、促进团队合作和双赢的治理机制,如宽泛的股权薪酬激励机制等。创新集群不受物理边界的限制。共享这些倾向、行为和结构的社区可以超越实体边界,与世界各地的其他社区结盟,形成一条新的“丝绸之路”,一个创新集群的全球网络。
图1 杰罗姆∙恩格尔的创新集群框架
资料来源:Engel J S . Global Clusters o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ial Engines of Economic Growth Around the World. Edward Elgar, 2014.P31
全球创新集群与创业教育的相关性是什么?活跃在集群中的积极参与者正是我们的学生!如果他们接受了适当的教育,就能做好准备,在今天的创新经济中取得成功——一个以技术、商业模式和企业快速涌现、发展和衰落为特征的经济。
在这个新的世界里大学处在中心的位置,而且大学正在进行一场重大的变革,超越了现代科学和工程的技术贡献和培养合格的劳动力。还提供了一种新的资源——创业团队——这是创新过程的中心。
小结
创业教育者正站在风口浪尖上,迎接新的挑战:将我们从初创企业模式中学到的关于创新的知识应用到更广泛的公司创业中,创造出新的管理实践,支持既能执行又能创新的双元型组织;在创业和创新教育方面渗透整个大学,传播本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知识;我们的使命是成为创新集群的基石,并利用作为学者的特殊渠道,促进与世界各地其他伙伴的合作,使我们的社会能够从全球创新集群网络的协同效应中受益。
这些目标可能看起来很大胆——太宏伟、太雄心勃勃——但是,如果我可以借用一位圣经学者的话,如果不是我们,那还有谁呢?还有谁的处境更好,准备更充分?这些机会就在我们家门口。
注释:
1.杰罗姆·恩格尔的个人网站:https://jeromeengel.com/
Engel J S . Global Clusters of Innovation: Entrepreneurial Engines of Economic Growth Around the World. Edward Elgar, 2014.
作者简介
杰罗姆∙恩格尔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哈斯商学院创业学教授,莱斯特创业中心创始人,名誉创始执行董事。他在一些初创企业、大学和创新中心的董事会和顾问委员会任职。作为一名作家和演讲者,他的发言曾被《华尔街日报》(Wall Street Journal)、美国国家公共广播电台(National Public Radio)和其他全球媒体引用。2010年获得教育创新终身成就奖。